*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
2019/12/6 22:24:41
中国绿色时报12月6日报道(记者 迟诚) 12月5日,*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。*林业和草原*(*公园管理*)*长张建龙强调,要提高政治站位,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、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,全力抓好*公园体制试点,确保2020年圆满完成改革试点任务,加快建立以*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,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应有贡献。
会议由*林业和草原*(*公园管理*)副*长李春良主持,*林业和草原*(*公园管理*)党组成员谭光明,*公园管理*办公室主任张鸿文,*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、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守攻出席会议。
会议指出,建立*公园体制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,是实现自然生态保护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,是一项意义重大、充满创新、志在必成的重大改革。党中央、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,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推动建立*公园体制工作,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论述,为推进建立*公园体制提供了根本遵循。
会议强调,*已建立10处*公园体制试点区,涉及青海、吉林、海南等12个省份,总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,占陆域国土面积的2.3%。试点工作呈现出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、面上协调推进与点上集中发力有机结合的良好态势。中办、国办先后印发《建立*公园体制总体方案》《关于建立以*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》,我国*公园体制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。组建*林草*并加挂*公园管理*牌子,实现了*公园和自然保护地统一管理。各试点区组建统一的管理机构,分*管理的*公园管理架构已经基本建立。*林业和草原*(*公园管理*)将*公园管理作为核心业务来抓,成立专门领导小组,统筹推进试点工作。各试点省委、省政府高度重视,主要领导同志亲自抓,并建立了领导小组或联席工作机制。生态保护成效明显,试点区内*自然保护地整合划入*公园范围,实行统一管理、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,增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保护。*公园立法已列入*人大二类立法规划,*林草*成立了*公园立法领导小组和起草组,形成了《*公园法》草案建议稿。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,与周边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初步构建。
会议指出,*公园体制试点涉及面广、政策性强,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试点任务只有一年的时间,但目前还有不少的“硬骨头”要啃。一是加快构建统一规范的体制机制。集中统一管理是*公园体制的核心内容,试点工作的关键在于试体制。要推动建立*公园垂直管理体系,明晰由中央和省共同行使事权的*公园管理体制,以及委托省政府行使事权的管理体制,解决省*管理主体缺失的问题。二是突出抓好规划编制实施。科学编制*公园空间布*方案和总体发展规划,合理确定*公园建设数量和规模。加快*公园总体规划审批,精心组织实施建设项目,推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任务落地。三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。继续推动*公园立法,抓紧研究制定*公园特许经营、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办法,尽快完善相关标准体系。各试点区要在统一的法律法规指导下,制定“一园一规”和具体实施办法。四是切实做好保护管理工作。始终坚持保护优先,将生态保护好坏作为检验*公园体制试点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。科学规划生态移民,引导社区居民自愿有序搬迁。五是探索完善社区协调发展机制。坚持共建共治共享,统筹考虑*公园建设与社区发展,让*公园建设给地方和群众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,引导社区及周边群众积*支持*公园建设。六是着力提升科技支撑水平。构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撑体系,全面掌握试点区范围内的重要自然资源资产本底和生态状况。建立*公园**监测平台、*公园大数据管理平台。七是积*推动建立资金保障长效机制。建立以中央财政投入为主的资金保障机制。争取设立*公园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和中央财政专项资金。探索多渠道、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,探讨成立*公园基金委员会。各*公园要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,加强资金项目监管。八是进一步加强宣传培训和国际交流合作。坚持正面宣传引导,积*培养*公园文化,广泛传播*公园理念,推动各方面形成共识。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队伍和科技人才团队,建立国际合作机制。九是强化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。各试点区各*党委和政府要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、一岗双责,担负起*公园体制试点工作的主体责任,将*公园建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。
中办、中央改革办、中编办、*人大、*发改委、财政部、自然资源部等部门及各个*公园试点相关代表参加会议。会上,三江源、东北虎豹、祁连山、大熊猫、海南热带雨林*公园以及东北虎豹监测研究中心作交流发言。